世界经济已进入资源、环境制约发展的瓶颈期,为了谋求发展空间,沿海各国纷纷制定海洋发展战略、调整产业规划,把关注的焦点转移至资源丰富、地域广袤的海洋。21世纪,海洋成为了世界各国开疆拓土的新战场,一场有关海洋经济的竞技已全面打响。
与人类脚下的土地不同,那片占据地球70%面积的广袤无垠的海域更具挑战性和潜力:它不仅孕育着富饶的渔业资源,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源。一旦撬动,必将彰显出强大的能量。
如何撬动这片蓝色的海域,已稍稍落后的中国将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借此跨入强国之林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计时已经开始,只有顺利跨越以下四道栏杆——及时发布国家海洋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调整海洋开发战略,才能赢得这场竞赛,中国海洋经济才能扬帆起航。
国家海洋战略亟待破局
海洋意识的崛起是海洋经济扬帆起航的前提,而这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
我国拥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但这种文明流露出严重的重此轻彼的气息:重视农耕文明和农耕经济,却明显轻视海洋文明和海洋经济,而且更糟糕的是,这一态势延续至今。
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明确提出,“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却没有提到海洋,由此可见一斑。
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直至2003年,国务院发布的第一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才明确提出了海洋经济的概念,“十一五”规划海洋经济首次独立成章。
“十二五”规划对海洋经济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加,并提出了业界俗称的“百字方针”:“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这一“百字方针”曾被业内人士看作是国家层面对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指导性文件,但时至今日,业界期盼的“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仍没有下文。
此外,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共做过3次大的经济区划,但3次都没有把海洋国土纳入到经济区划中去。“十二五”规划中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里也是如此,只有中部、东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陆域板块,非未涉及海域板块。
“没有把海域纳入区域整体战略,这个漏洞是严重的理论缺失。”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靖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说,海洋经济发展不能各省制定各省的规划、各省干各自的,国家要有统一的规划。
“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不同,不是板块似的,而是流动链条似的,所以海洋资源开发要统筹安排,海洋产业发展要统一布局。”对此,李靖宇建议,应该整合海域为新板块,把海域和陆域两个板块统筹考虑,至少要中部、东部、西部、东北部加上海域,五大板块一起推进,形成中国整体的区域战略。
海洋问题专家王佩云也曾表示,“国家首先要有一个战略定位——中国是个海洋国家,而不仅仅是大陆国家,在战略指导下进行海洋规划,然后是相应的执行计划,要有一个完整的系统。”
李靖宇坦言,我国国民海洋意识不强,缺乏这方面的教育,以致于我们忽视了很多主权海域,给周边其他国家可乘之机,致使我国海域和海岛纷纷被他国染指,造成目前被外国势力侵占和掠夺性开发的危机局面。
2011年堪称中国海洋经济元年,先后有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和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四个试点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末,《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批,加上舟山群岛新区以及之前获批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经济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一个贯穿南北的以海洋经济为主体、呈现出带状和点状空间布局的沿海区域战略格局基本形成。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已突破陆域界限,延伸至海域,进入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时代。
但从全局来看,我国陆海统筹协调发展格局以及国家层面的海洋发展战略远没有破题。
协调发展亟待提上日程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傲人的业绩,但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之间的问题日益凸显。
李靖宇一针见血,“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海洋资源的破坏为代价的。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是粗放型发展、掠夺性和破坏性开发,目前我国近海海域已经严重被破坏,海洋资源严重恶化。”
比如渤海开发之后接踵而来的海洋污染和生态问题,据悉,目前渤海鱼类大量减少,甚至频临灭绝,海洋金属和化学成本严重超标。但“其实对于海洋经济而言,生态安全才是海洋经济的重中之重”,李靖宇强调。
受近海岸开发过度的影响,沿海工业污染物排海总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近海岸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据悉,目前我国70%的沙质海岸侵蚀严重,50%以上的滩涂湿地丧失,未达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已超过近海的1/3,传统四大渔场——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已经名存实亡。
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与规划司司长王殿昌也坦言,根据统计,东部率先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同样引人深思。“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当今海洋存在横向发展不平衡:重近岸开发,轻深远海域利用;重空间开发,轻海洋生态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谋划,或者说缺乏长远发展谋划。”
针对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矛盾,王殿昌建议:一是要制订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指导性的政策文件,加强对海洋发展的综合战略统领;二是应该树立科学用海的新观念,转变用海方式,做到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三是要制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措施。要错位发展,培育优势海洋产业;四是产业调整上要有新举措,要实施科教兴海战略,淘汰落后的产业;五是要善待海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
而有业内人士建议,首先要不断完善海洋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以法律和制度治海;继续实施科技兴海,构建具有我国海洋科技优势的海洋创新技术研究体系,以科技带动海洋产业,提高海洋技术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
此外,还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使海洋产业结构由目前的一二三产业排序调整为二三一产业排序,实现海洋传统开发向海洋现代开发的战略转变。
在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近年来我国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2003年编制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专门列出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内容,同时还编制了《中国海洋经济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与此同时,《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开始实施,该纲要作为我国第一个涉及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对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及海洋生态与资源保护目标做了规划。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海洋经济协调发展将进入具体操作阶段,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落到实处。
因地制宜 差异化发展
我国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刚刚初具雏形,临港产业园重复布局、产业发展同质化和恶性竞争等问题凸显,产能过剩的肌瘤迅速膨胀。
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陈耀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的采访时指出,目前沿海地区总体都是立足于面向大海,依托港口,港船互动,发展临港产业和进行海洋资源开发,基本都是大同小异。而所有临港产业在发展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发展重化工业。
可以说,从大西南出海口北部湾开始一直到北端的渤海湾,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大码头、大化工、大钢铁、大电能”的重化工企业林立。
王殿昌也曾坦言,尽管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且发展势头良好,但区域间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矛盾与问题比较突出。海洋经济发展遇到总量增加与结构调整、质量提高的双重压力。
比如,2009年全国港口集装箱码头设计通过能力为1.28亿标箱,已超过港口处理箱量。“即使中国暂时不再兴建新港口,码头设备需求仍需3年时间才可追上运作良好港口的产能水平,并在5年后才可完全消化所有港口的产能。”王殿昌说。
沿海重工业布局分散、遍地开花的现象导致沿海地区已成为工业园区的代名词:这不仅与国际上对重化工实行的剧中布局、集中治理原则相违背,而且加重了威胁了海洋生态安全,大家一窝蜂地上马更容易造成产能过剩,据悉目前我国造船业已现产能过剩的端倪。
“发展区域经济时,进行产业布局和差异化分工,体现各地的比较优势和分工协作,是我国发展区域经济的总指导思想。”陈耀表示,发展海洋经济,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基础,选择自己的产业方向,形成差异化的分工格局。
比如,同样是沿海省份,山东、浙江、广东与辽宁、河北、江苏就可以走不同的发展道路,相对而言,山东、浙江、广东三省是海洋经济,而辽宁、河北、江苏等省制定的“面向大海”规划,更多的是突出“沿海经济”。
“沿海经济与海洋经济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表示,“沿海经济主要是借助和依托区位优势在陆地上发展经济,是相对于内陆地区的经济而言的。依靠临海,产业高度聚集,利用港口和海运成本低的优势,从而发展相关产业。”
“而海洋经济则更多的是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它根据开发区域与海岸线的距离,分为近海开发、远海开发和深海开发。例如渔业、滨海旅游、深海养殖等方面。”肖金成进一步指出。
而同是发展海洋经济,也要看清本身的条件基础和资源禀赋进行差异化定位。例如都是做港口,但服务区域可以有所差异,山东半岛主要发展以煤油粮为主的散货和集装箱,辐射整个东北,空间就很大;而舟山群岛有深水优势,可以依托宝钢、武钢等长江流域的大企业,做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中转;福建则应利用对台优势,大力发展两岸贸易。
有所为别国才有所谓
除了渤海这个内海海域,我国其他海域多存在主权争端问题。在处理与周边国家海域争端问题上,我国政府一直秉持着“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但从目前来看,这种解决海域争端的战略思想备受争议。
据悉,目前除了菲律宾允许美国在克拉克基地常年驻军并邀请美国在金莱湾等重要军事基地部署反潜机之外,越南也正在就美国开发金兰湾与美方进行密集的谈判。
分析人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希望搁置争议已经很难。此外,自此战略思想提出以来,“共同开发”的原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
据悉,早在2003年年底,中海油就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签署共同勘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意向书,后来越南国家石油公司也加入其中。然而,后因菲律宾单方面与英国公司达成协议,并大肆进行油气勘探活动,中菲越三国签署的油气合作开发协议就此夭折。自此中国与南海诸国再也没有开展过共同开发的合作。
但自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海的资源战略意义凸显后,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加强了对南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份西方知名石油公司提供的报告显示,上述五国已经与西方200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海域合作钻探了约1380口钻井,在中国传统海疆线以内的石油产量年均达到5000万吨。
“在南沙今天不开采一桶石油,中国将来就缺少一桶石油。所以我们要加快挺进南沙的步伐。”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锋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只有有所为,别国才会有所谓。”
王佩云表示,对南沙地区掌控能力较弱是我国目前该地区资源开采相对落后的主因。“掌控能力弱不是说我们没有实力,也不是技术问题,主要是政策。要打破过去的一些理念,包括邓小平针对南沙和钓鱼岛提出的‘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现在已经二十多年,需要反思,并且有必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没有主动开发的搁置争议,人家根本不会跟你共同开发,只有我们主动去开发,才可能形成争议,两家坐下来谈;如果你袖手等待人家与你共同开发,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即使将来我们要共同开发,也要先主动开发,没有主动开发就不可能有共同开发。”王佩云说。
据王佩云介绍,目前学界形成的共识是“油气先行”。“油气先行”能够宣誓主权,至少能挽救一部分资源,具有资源保护和主权宣誓的双重作用,其经济价值、能源价值、战略价值都能体现出来。“中国海洋石油开发企业走在前面,钻井船往那儿一立,五星红旗一升,这就代表主权的存在,而且一个油田开采需要十年、二十年。”
2012年,中央政府展开了实际行动:7月24日,管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的直接行政单位——三沙市在西沙永兴岛正式揭牌成立。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首先表示,三沙市的成立意义重大,有利于南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助于加强对南海海洋环境的保护。
“原来海南虽然名义上管辖南海,但具体哪个地方管、哪个部门管都不明确,而现在成立了三沙市,就可以把在南沙地区进行的油气开发活动和捕捞活动转化为地方行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国际社会的反弹和减少国际社会的压力。”吴士存说。
他进一步解释:“南沙之争除了地缘因素,主要争的还是油气资源。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既可以利用南沙地区的资源来满足我国国内的需要,也可以通过油气开发来维持争议,通过单边的油气开发来促进共同开发可能是有效的选择和途径。”
此外,国内专家建议,中国海洋发展战略不仅是走向深海,更要走向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深海大洋,即公海和国际海域。占据地球表面49%的国际海域才是国际竞争的焦点所在,而且目前国内技术日益完善,走向公海的条件日益成熟。只有这样的雄心和壮志,我国海洋经济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笑傲群雄。
|